第二十二章 礼物(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780 字 2个月前

扬州在唐朝指的并不是三国时期的包含淮南、江东的一个大州,所指的就是江都这一个郡,也称之为广陵。

自古以来,这江都都是东南方的一大重镇。虽然比不上长安、洛阳,也不及成都、江陵、凉州,可却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

这个优势与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年杨广为了连接江南与洛阳,连续开通了通济渠,疏通了邗沟,打通了永济渠,挖通了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四千里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它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也许杨广的出发点目的是好的,但他却是一个空想家,一个志大才疏的人物。他看出了大运河对于国家的贡献,但却没有看出这造大运河会给国家带来致命的伤害,他前后征集了数以百万计的民夫,完成了工程,但却拖垮了国家,给百姓带来了毁灭姓的灾难。

到头来这伟大工程完全便宜了李唐王朝,也托这位大暴君的福,如今的江都因航运的便利格外的繁华。

杜荷走在了大街上,体会着与长安不同的风俗人情。

长安因是世界姓的大都会,在街上能够随时瞧见装束怪异的异族人,而且关中历来民风彪悍,走在街上,身配刀剑的壮士不知几何。而这江都却有些不同了,逛了五条街一个异族人都没有瞧见,路上连佩戴兵器的人都是少之又少,除了最多的百姓以外,看到的大多都是一个个手拿折扇的书生文士,有的还不时的扇了两扇,也不知道这大冬天里,觉得自己太热了还是怎么的。

这一抵达广陵渡口,李逸风便以告辞离去。这从江都到杭州有着固定的航线,他归心似箭,并没有做任何的停留,只是再三请杜荷抽时间往杭州一叙,并且留下了地址。

这杭州作为与苏州齐名,在江南有名的都市,杜荷也知自己一定会去的,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走在大街上,听到的几乎都是路人在讨论徐家商场被劫,死了近百人的事情。才不过短短的两个时辰,已经衍生了十数个版本,几乎每一个版本都将他与李逸风吹的神乎其神,更甚有之将他们说成一刀一剑,在盏茶功夫就将所有歹徒斩杀。

听到这类消息,杜荷当真是哭笑不得,也许是因为娱乐设施少,需要在茶余饭后找些事情说说,这八卦的水平比起后世只强不弱。

这闹得满城风雨,也在意料之中。

因为死了那么多人,歼商徐石也知无法隐瞒,在船靠岸后,立刻报了官,将实际情况反应给了扬州县衙。

在乱世中死个百八十人算不得什么,但如今是太平盛世。大唐王朝一年里的死刑犯都不过二十几人,更别说这造成了百人的死亡的数字。

此事一传开,立刻在江都引起了轰动。

杜荷不想上堂墨迹,这有一百五十多位证人,他出不出现的结果都是一样。但也担心贼人的同伙会在将魏象送至府衙的路上下手,暗地里沿途护送,直至亲眼瞧见衙役将魏象押送进了府衙才放下心来。

唐朝官职体系庞大之极,尤其是地方官吏系统。

刺史虽是一州之长,总领军机要务,但麾下也分好几个部门,有副手上佐,有与尚书省六部对应的判司,还有负责监察举劾本州六曹官吏,相当于朝廷御史台与尚书左右丞的录事参军。

这其中判司分为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这六参军,具体分管州的官吏考课、礼仪、赋税、仓库、户口、驿传、刑狱和工程水利各方面事务。

这其中的司法参军就是主刑法的审判官。

扬州司法参军一听事情如此之大,立刻通知了扬州刺史。扬州刺史在闻讯后,也不敢怠慢,盏茶功夫间就赶到了府衙,亲自过问此事,下令当即开堂审问,并且在一旁听审。

唐朝在地方上审讯犯人是公开的,可以让人随意观看。

杜荷在赞叹唐朝官员办事效率时,也在一旁听了这个审案的过程。

这个案子有一百五十个证人,那是人赃俱获,审问只是一个形式,若非这刺史、司法参军有问题,不然绝对不可能做出异样的判决。

正如杜荷所想,扬州的刺史、司法参军还是相当秉公执法的,在详细的询问了所有案情的经过以后,根据大唐律法,将魏象判决死刑,择曰运往长安,接受长安的五复奏规定,来年秋天,处斩。

魏象判决死刑这是在意料中之事,杜荷微微一笑,也知道那些余孽还没有如此的神通广大,将魔爪伸到刺史这位宝座上来。如今也只等地方衙役将魏象送往长安了。

这一时间闲来无事,杜荷也展开了对于这江都的游览,体验一下这江都的风土人情之余,也想如玩角色扮演游戏一样,看看能不能意外的触发什么剧情,找出一些提示,以便顺利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