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八百里加急(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738 字 1个月前

征伐高句丽的大军,在这一曰出征。

杜荷在出征前,将自己所掌握的关于高句丽的资料都整理成册,记录下来,交给此次出征的统帅,他的准岳父李道宗。

李道宗也是一员名将,深知在外出征,情报的重要姓,都是自家人,并没有多余的客套,很慎重的接受下来。

长安城外,杜荷领着李雪雁与李道宗做最后的道别。

看着英姿风发的父亲,李雪雁也不知该喜该悲。

李道宗道:“傻闺女,你父王这么多年水里来,火里去的,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区区高句丽的那群跳梁小丑,哪里看在眼里,回去吧,等着父王凯旋回来的消息。”他知道多留一会儿,家人就多一会儿挂心,也没有多呆,最后望了家人一眼,一招手策马远去。

李雪雁心事重重的望着那背影,有些打不起精神。

这也是人之常情,杜荷笑道:“你就放心啦,此战以岳父大人的军事水准,加上诸多智勇之将的辅佐,高句丽真的没有什么胜算……你就安心等着岳父大人凯旋的消息吧……”

对于这一次的军事行动,杜荷并没有多大的担忧。虽然他没有出征的机会,但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大唐良将辈出。多他杜荷一个不多,少他杜荷一个不少。天下不会因为少一个人而不转,大唐也不会因为少他一个人而吃败战。

今时今曰的高句丽也不是历史上李世民出征时,遇上的那个高句丽。那时期的高句丽,自杨广第三次征伐以后,一直没有遇到大的战事,潜心发展了近三十年,实力已经恢复。他们以举国之兵,做乌龟死守。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左右战场的三大关键因素,仗自然不好打。现如今高句丽因为内乱,狗咬狗,死斗一年半,实力大损,以唐军之势,岂有拿不下的道理。

李雪雁听杜荷说的如此肯定,也稍稍安心。

**********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马上骑士大喝:“八百里加急!军情机要,速速让开!”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古道凝云,晴空赫然!可见速度之快,已达极致。

唐朝疆域广阔,全国有驿站一千三百人八十六个,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专门用来传送军情。

根据军情紧急,分为三百里、四百里、六百里、八百里,其中八百里属于最高级别,身负此类军情的传送兵,几乎等于握有生杀之权。只要有人胆敢阻拦,可就地处决。

别看身负八百里加急的传令兵权力大,但危险系数与权力是成正比的。唐朝法律中把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的处罚,都规定得很细。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尤其是紧急军事文书,耽误一刻,则罪加三等。若因书信延误而遭致祸事发生则判处绞刑。

故而没有一个传令兵会为了逞威风,而滥用职权,浪费时间。

传令兵马不停蹄,直接抵达皇宫,将紧急文书交给宫门侍卫。

宫门侍卫此时也被赋予能够在皇宫中策马驰骋的权力,在第一时间里将紧急文书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处理征伐高句丽的粮草调配,莫名的收到“八百里加急”,有些迷茫,却不敢怠慢,若不是真的发生火烧眉毛的事情,地方官员还没有胆子发“八百里加急”。

粗略一观,李世民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喝道:“岂有此理!吐蕃小儿,竟敢如此放肆……”

加急里的消息正是来至于吐蕃,象雄国与大唐早已成为邦交,并且表示臣服之意,认可李世民为王上皇,天可汗,在名义上已经是唐朝的附属国。松赞干布攻打象雄国,等同打李世民的脸。

其实松赞干布也明白这点,故而在发动战争之前,已经封锁了所有象雄国通往唐境的道路。

象雄国不止一次派人求援,但象雄国位于青藏高原上,那里地势险要,比之蜀道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象雄国与吐蕃相互把守要处,彼此双方都难以出入。

象雄国派出的援兵几乎没有一个能够侥幸突围的,都让松赞干布堵在了路上,或擒或杀。

没有一个例外,象雄国也因此绝了向唐兵求援的念头。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祝霍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走进了象雄国人的视线,他是在喜马拉雅山上长大的孩子,身手比猿猴还要灵活。翻山越岭,对他来说就是睡觉走路。

他继承了象雄国的厚望,从无人敢过的悬崖峭壁处,避开了包围圈,成功的突出重围。但不知何故,消息走漏,祝霍在赶往大唐的路上受到了伏击。最终落入吐蕃之手,也即是杀人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