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好一会儿,张嬷嬷过来连声安慰,好歹才慢慢将人哄住了。
哭出了细嗝,玉珠给泡了一盏蜂蜜莲子茶来喂她喝了下去。
闹了一阵,顾青瓷才算收了气性,开始有点儿坐不住,眼神不时往外头飘去。
玉珠心下有数,一边端了水过来伺候顾青瓷净手,一面轻声细语说:“大爷在东厢,我方才问了元宝,说是在看书呢。”
顾青瓷嘴硬,“哪个问他了。”
张嬷嬷从玉钏嘴里问出了今日的事,知道这一出又是自家姑娘先挑起来的,不免又去劝。
“我的小姑奶奶,大爷就是十足的好性子你经不住你这样闹腾的,好容易相香亲了,这才几日又别了苗头。
听嬷嬷一句,瞧着晌午都快过了,你们也没在外头吃,想是还饿着肚子,灶上做了上好的席面来,奶奶就去大爷书房,请大爷一道用膳,到时认个错儿,说些软话,这事才能过去了。”
张嬷嬷给足了台阶,顾青瓷才扭扭捏捏答应了。
第21章
李成则倒还不至于为点儿小事真跟顾青瓷生气,不过是因为那丫头脾气太坏,他少不得要做出个样子来,否则恐要把人养得更糟。
这会儿其实在书房里整理信息,今日去了书肆一趟,收获不少。
李成则的小说稿子的确写得不错,只叫那家掌柜看了一万字就看出了些门道,接着,就将他请入了内室详谈。
京城中书肆书馆不知凡几,规模更是有大有小,李成则先事先打听比较过,最后寻了一家有名声做得也大的。
时下哪家书肆都会有卖一些热门话本小说,类型不少,写得好的、普通的都有。
一些有名气的先生,通常是写一本小说出来,同时在许多家出版印售。而更多的,是每家书馆各自有私下合作的先生,专供自己一家的书稿。
而润笔费的高低,则是根据小说卖得好不好以及作者名气大不大有直接的关系。
书肆的掌柜不认识李成则,自然先问他以前有没有写过书,笔名为何,李成则没有扯谎,自言是新人,从未写过。
掌柜老板点点头,眼睛就亮了亮。他观那万字的内容,故事写法新颖,文笔老练,框架脉络清晰,很是不俗,倒不像是个新手写出来的东西。
再一听李成则的回答,心道此人的确有些才气。
掌柜内心已经有了同李成则合作的意向,于是便又问他这本书如今写了多少字,一共准备写多长,如果字数够,就可以着手先印发第一册 ,这样就能早点面世售卖。
却原来这个时代还没有连载小说这种概念和说法,几乎所有的话本小说都是完成后才卖与书肆发行出售的。采用的最多就是掌柜口中说的这种形式,字数到一定数量,或十万或十五万字,也可以先印第一册 出来。
李成则差点忽略了这个问题,沉吟了一会儿,没急着回答老板的话,半晌后,他转而问道:“掌柜这里可有售卖邸报?”
掌柜有点奇怪李成则问这个问题做什么,但还是详尽回答:“自然是有,如今在京中售卖的邸报有两种,一种是朝报,也叫京报,里头的内容大体是写一些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偶尔各地州府衙门发生的大事;另外还有一种是民报,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小报,这类报里面写的通常是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谣言事,又或小道消息和民间传闻。不过朝报且由官家把控自是一直都在的,当官的读书的乃至侯门勋爵的人也常看。而小报就是小打小闹的玩意儿,时常是今日有明天无的,倒不值一提。却不知公子问这个是何故?”
李成则脑子里已经有了具体想法,只需要一个合作的人。
于是他朗声笑了笑,而后对掌柜说道:“在下这里或有一条不错的主意,不知掌柜可愿听上一二?”
掌柜眼睛一闪,盯着李成则看了几秒,随后跟着一笑,“洗耳恭听。”
待小二再添了一壶热茶过来,退下,两人面上都正经了些。
李成则想寻求的合作很简单。
由小说的连载模式衍生出来的,他想要发一份周报,也可以说是一种相互作用,日报就是为了能顺利推出连载小说模式。
一种新颖模式诞生,里面的商机不可小觑,是商人就会逐利,想赚钱就有合作的可能。
李成则一席简单精辟的话,就将自己想表达的全部说清楚。
这份报纸就用他现在手上这篇小说开路试水,采取一周发一次的模式,既是推小说,也是推这份邸报。
掌柜是聪明人,李成则把这其中利益的皮浅浅剥开一层,他就能迅速发现里面的嫩肉。
譬如说,如果这样一份报纸果真发行了,一份报纸可不止只能刊登一篇小说,同时刊登三四篇都行,且不止小说,别的文章也都可以。
再往下深想,能带出的就更多。
更有掌柜基于一些限制想不到的东西,李成则都能帮他一一补充想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掌柜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不,可以说,整个京城都没有这样的。
从李成则提出这个点子开始,掌柜就陷入了沉思,不可否认,越是深想分析,他眼睛里就越冒出精光。
生意人,你只要让他看见里面的利益就不愁他不来合作。
掌柜实际上已经心动,但却也没有贸然一口答应下来,毕竟里头还有许多细枝末节还有待深思。
李成则并不意外,一个谨慎聪明的人比一个鲁莽的蠢人更适合合作。
于是,两人约了三天后再见,到时候掌柜会给李成则一个答复。
李成则心中了然,从掌柜的态度就能看出其实这事已经成了大半。
这次交谈算得上非常愉快。
只是没想到他这头顺利了,那位小妻子就不太平了。
这么点点功夫,也能弄出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