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 / 2)

张大人十分会做人,不单单只为送去一封休书,而是大张旗鼓准备了好几车的礼品,且还带着张夫人生的大儿子一起。

进了岳家,才说几句话就痛苦陈述,说得情并茂之言感人肺腑,接着又送上五千两银票,直把岳家人感动的不行。

到最后才隐晦提出,因张夫人犯下的那事,于大儿子的亲事十分有妨碍……

打锣听声说话听音。

张夫人娘家人又不傻,又低头看了一眼才收入怀中的大笔银票……

心中有了数,然后迅速接过话头,十分大义凛然地说不能耽搁了大侄子,是他们没有教好女儿对不起张大人,恳请他他写一封休书,解了这一桩冤孽债。

张大人又是一番痛苦拒绝,说是不忍休弃发妻,两边一派和气你来我往半日,好不感人。

最终,两方达成协议不写休书改成和离书。

皆大欢喜。

张大人心满意足离开了岳家,

张夫人娘家得了五千两银票也十分满意。

至于张夫人,这时候谁也没有想起她。

对娘家人来说,她是已经嫁人几十几年的姑太太,泼出去的水,就算有感情,也不会很多。

而且她还在夫家犯了那样大的错,还差点带累了娘家未出嫁的女儿,故而那一点反剩的情谊也被消磨了干净。

他们并不觉得张大人做的有多过分,女儿那样的行为放在哪家都是要被休弃,女婿还给她们送来一大笔银子,可算是仁至义尽。

他们同样精明的很,想着如今自家式微,女婿却前途正好,所以一点不愿意为了一个已经废掉的女儿去得罪张大人,且还想保持着关系,以后若遇上什么难事凭着两个侄儿的关系也能求上去。

总之这么姻亲还得好好处着,有没有张夫人反倒不重要了。

这些都是后话且先不提。

张夫人做了坏事自食恶果,没人可怜。

但这事里面还参杂了另一个人。

姜韵。

当时李成则也在,他是把那老妪的话全听见了的。

姜韵以前是大皇子的人,所以这事最好还是告知皇上。

于是李成则和余显一起进宫去,把这牵扯无意出来的这桩回禀了皇上。

皇上对一个女人并不以为意,只是心中颇有些烦得很。

一个人还没嫁人的女儿,本该老老实实养在深闺那个才是,这人却不知廉耻地同昔日的大皇子勾搭上,可见骨子里就不是个本分人。

于是略带不耐说道:“朕记得昔日这位姜小姐似乎还颇有才女名声,却怎地品行却如此不堪?之前看在他只是成国公府外孙女的份上朕留了她一命,没想到她却使人报复起来了。”停顿了半刻,而后又道:“人呢,可抓到了。”

余显一脸无奈,当时是他最先审的人,可谁知道那老妪是个狠的,一见事情暴露,直接一头磕在地上撞死了。

所以姜韵现在还没抓到,不知道她躲去了哪里。

皇上听完后摆了摆手,“罢,左不过一介女流,料她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然后又宽慰了李成则几句,知道他夫人受了惊,命人赏赐了不少东西。

李成则只能谢赏。

——

顾青瓷是受了点惊,但她不是忧郁缠绵的性格,休养了几天就恢复过来。

同她玩得好的几个人都来看了她,包括康泰郡主。

康泰郡主还很有些歉疚,因为是张夫人的女儿在王府里出了事才导致她恨上顾青瓷。

顾青瓷倒没怪道王府的头上,只觉得张夫人不可理喻。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郡主告诉她们说张小姐的确不是自己失足落水,而是被个下人推下去的,那下人也已经被抓住了。

柳叔玥几个听得唏嘘不已。

其实顾青瓷知道得比她们还要多一些,她知道那个下人也是姜韵的人。

原本他们害死张小姐就是在栽赃在顾青瓷身上的,只是后来没有栽赃成,才去引诱张夫人怨恨绑架顾青瓷。

郡主这是头一次来李家,见这宅院虽小,但顾青瓷面色好精神好,过得十分舒服惬意。

最重要的是她夫君对她十分疼宠。

对方看着人的时候,眉梢眼角都是情意。

郡主心头羡慕,不免在心中想到,看来择夫婿也不一定非要要求那等富贵煊赫门庭。

但求一心人,觅得有情郎。

那才是人过的日子。

又想到今年母妃一直在给自己先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