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1 / 2)

做戏 冬日樱桃 1895 字 2个月前

自清末开了通商口岸,租界大多临海,或者临江。韶关靠近内陆,且不是经济枢纽,自然较信州城比,少了些教堂和西餐厅,难得有了集市,舶来品仍少见。如果不是偶尔看到广东来的商贩,兜售进口的商品,尚且觉得和一百年前,两百年前的集市,没有什么区别。

洋人来了中国,如果深入腹地,往往会感慨这个民族,在缺乏医疗条件和粮食供应的情况下,仍旧热闹而长寿的活着。只要还有一点生的指望,便能埋了头勤勤勉勉地活下去,这真是种天分。勤勉而毫无变化地沿袭祖上,又是一种天分,哪怕是炮火带着洋人的风潮闯进来,也顶多带来一小股时尚,并改不了它的肌理。

便是那一小股时尚,也是上层人的时尚。高门大户和市井小民,从来都是两个世界,两边人都端着自己的架子。斯文礼度是个架子,扯皮撒泼也是个架子,若不想惹事,便都带点客气的笑,谁都别招惹谁。

可吴妈同那些人相与的很好,仿佛她是这两个世界的枢纽,游走两边,都吃的很开。靳筱带着她,在集市还未走一会,看她同卖葱的说几句,同卖果子地拌两句嘴,自己反而成了跟班,默默地插不上话。

吴妈自来了这里,气色倒更好了,人也比在靳家精神一些。她在同一个卖桃子的小贩讲价,又突然抬起头,笑道,“少奶奶,比起信州城,这儿可好多了吧。”

靳筱还没有开口,那小贩倒笑吟吟地插了嘴,“那可不,信州城什么人都有,坏心眼也多,”他又举了桃子,“您看看这桃子,刚摘的,不甜包退。”

吴妈却恼了似的,“你猴儿一般地,真的要退,早跑得没影儿了。”

靳筱看着他俩一人一嘴,唇枪舌剑的,倒笑起来。她笑的默不作声地,原想偷偷敛了,却让那小贩瞧见了,咧着嘴同吴妈嚷嚷,“这是您家的少奶奶?少奶奶都笑话您了,看您不大气。”

靳筱被他瞧见了,也觉得不大好意思,于是张了嘴做主,“便买几个儿吧,也是吃桃子的时令了。”

那小贩自然高兴,同她行礼道谢,靳筱承了他的谢意,反倒不好意思,抿了嘴没有说话。

吴妈便挑了几个进袋子,边挑边同他道,“今儿你运气好,遇到我们少奶奶,”她等小贩称量,又弯着眉眼吓唬他,“缺斤少两,我可不饶你。”

因出门出得晚,不多时太阳已烈了,靳筱便同吴妈去一处茶馆的包厢,喝些茶水。吴妈一面同她布置瓜子之类,一面笑吟吟的同她念叨今儿买了些什么桃子,或者蜜瓜。其实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活,靳筱便跟着她看,也觉得很有趣。逛街这种事,女人和女人在一起,光是看对方挑选,都能看出乐趣。

靳筱看她忙活又乐呵的样子,轻轻开了口,“累了吧,坐下来喝口茶。”

吴妈倒怔在那里,也不念叨了,反而不自在地搓搓手,“这怎么合规矩的。”

她额间的汗其实早一颗颗滑进脖颈,叫靳筱看见了,又偏了眼,装作没看到,只同她道,“没有外人在,你便坐着吧。”

吴妈却摆着手,要同她推辞,靳筱喝了口茶,却笑了,“也对,你并不听我的吩咐。”

她嘴角的笑带了别的意思,下半句“到底听谁的吩咐”,她没有说,对方脸色却变了。吴妈没再说什么,推辞的话也不敢再说,便默然地坐下了,半晌没有说话。

韶关产茶,靳筱平日喝的都是上好的雨前茶,自然不是茶馆的茶水可以比。她这样一口口喝着,心里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大概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子,便是发个善心,也招人讨厌。

她觉得烦躁,便去拿瓜子来掰。吴妈却已经同她掰了一些了,要放在她手里,靳筱僵了僵,不大好意去接。

吴妈却带了一点笑,温声同她道,“我方才净过手了。”

靳筱自然不是嫌她脏,便伸手接过了。闷声不吭地放了一粒到嘴里,才察觉吴妈用的和她是一个路数。

她不是刻意要怪吴妈同四少做事,吴妈大约也不是真的怕她觉得不干净,如此她想着,也觉得心里有一点暖。

吴妈又试探地开口,“少奶奶?”她眼里带了问询,靳筱便点了头,“你说吧。”

“哎,”她应了声,又去掰一些瓜子,便能躲开靳筱的眼神,“往后,便不起这么早做早饭了吧?偶尔做一做,四少是高兴的,总起这么早,”她顿了顿,有些犹豫,“少奶奶身体也吃不消。”

靳筱沉默了一会,轻轻开了口,“你这话,倒和我娘的话一样。”

吴妈并不知道靳筱她母亲电话里说了什么,听她这么讲,知道自己触了眉头。可靳筱却笑了,带一点无奈,同她道,“做个早饭而已,便这样麻烦?”

她出身那样的家庭,并没有人教她如何做一个少奶奶,更没有什么参照。吴妈也心疼她,便温了声,慢慢同她讲,“夫人说的话,不尽然是为少奶奶好,但有时候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