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1 / 2)

终极笔记 洛溪笔谈 3112 字 21天前

凌天若用手拨弄了下头发,说:“观潮是玄海派最厉害的法术,它也是一种占卜术,非常特别,可以看出一些看不到的天命所在,资料记载,曾有三位皇帝,用观潮测出了天命所在,一位是朱元璋,另一位是他儿子朱棣,最后一位就是入关的皇太极。”

占卜之术我不懂行,但听玄海派卜测人的来历都是帝王,就可以知道,玄海派占卜不是江湖术士所能比拟的,推演天命,窥探天机,可是要遭天谴的。

“这三位皇帝可都不是一般人,朱元璋能从白手起家,坐得大明天下,朱棣谋权篡位,开创大明百年基业,皇太极更是阴谋之至,将皇位掌握在手中,那这么说来,观潮能知天命一说,并非空穴来风。”我说。

“玄海派的观潮盛典,五年一次,据说会推测后五年的运势。”

胖子听此就问:“观潮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能上知天命,下通运势?”

“连本不该是皇帝的人,都能测出天命,你说本事如何。”我现在是对玄海派有了一种特别的兴趣,他可能能卜出我想知道的东西。

胖子放下手中筷子,又说:“那观潮盛典今年有么?”

“有。”凌天若肯定的说。

我看了看胖子的眼神,又看了看凌天若,“嗯……。”

两人也点点头,对这个观潮也是较为好奇,自然也想去亲自看一次。

凌天若好像又想起什么,说:“玄海派只收李姓,你们知道,现在的掌教是谁?”

胖子还以为是什么难题,回答:“我知道,他姓李对不对。”

“废话,不姓李,他能进玄海派吗?”

凌天若笑着说:“你们绝对想不到,她是一个女掌教。”

“女的?”我和胖子齐声说。

“女尼姑,不对,是女道姑。”胖子想象着。

“玄海派的规矩只传李姓,又没说女的不行,玄海派学道的李姓能有多少人,遇见一个还不得好好培养?”凌天若分析。

“哎,只可惜我张辽不姓李,要不也是玄海派的一把好手。”胖子哈哈笑着。

“这玄海派是不是也有点太惨了,女的都能当掌教?威望能够吗?”我思考了一会,觉得玄海派当中不会这么随便。

“这我就不清楚了,你去山东稍微打听一下,不难知道现在的玄海派掌教是女性,名叫李仇世。”凌天若回答。

“听名字也是一位高人。”我说道。

凌天若也点头,赞同我的看法,“一名女子叫仇视,不敢想象,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我停下来思考了会,正真觉得玄海派不是一个简单的普通道派,山东之地,向来道门庭深,是修道的聚集地,当然也有许多门派出来,道教广意,各道派间也是遵循道理,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师爷,“三清祖师”,我问凌天若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消息。

凌天若翻看了手机的记录,说:“玄海派几百年来,虽是一大教派,人丁并不兴旺,每代弟子不过几十人,对外十分神秘,这也和我要告诉你们的这则传闻有关。”

“民间的谣言传闻是这样的,玄海派教中只留两代弟子,年老后的就会直接遣送出教内,但有人说,这些老道们离开后,会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干些上天害礼的事情,他们常常会隐在偏僻小村,发些横财,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遣送地,每一代年老的道士最终都会到这里来。”

我打断了下,有些不敢相信,“你的意思,是说这些老道会聚集在一起,盗斗?”

胖子白了一眼,“那叫老年活动中心。”

“没有说一定是盗斗的,可能也感谢其他事情,毕竟是被遣送出来,一生研道,晚年悲惨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心里肯定不好受。”

“哪聚集的地方叫什么名字?”我追问。

“大多数在叫李祠的地方,还有少量的在一些偏僻村落中,他们多数都隐姓埋名,从不用之前的道号,没人能知道谁是谁。”

胖子骂道:“这破教,还有这样的规矩,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那如果掌教死的早,两代不是很快吗,要是掌教给力点,说不准不到四十就能退休嗨。”

“你就不能想点好的,说不准能活很久呢,再说,就非得传下一代吗,师兄弟不是也很好?”我想着说。

“玄海的确没有这样的规矩,他们只往下传。”凌天若解释。

“还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感叹。

“有这样的道教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怎么,你们不好奇?”胖子摇晃着头说。

凌天若觉得也很好奇,“张墓,怎么样,既然和你爷爷有关系,想去看看吗?”

“去,自然要去,不过得过几天。”我看了一眼胖子。

胖子莫名其妙,“看我干吗,我可没说不去的。”

有些事情是不好当着凌天若的面说的,我拉胖子到桌边,捂着耳朵和胖子说:“让你现在去,你有钱吗,我知道你挥霍的也差不多了,赶明去乡下收点货,总不能口袋里比脸还干净,让凌天若小瞧了哥几个。”

胖子点头,觉得方法可行,胖子回到桌子上继续说:“那就这么说定了啊,过几天咱一起去趟玄海派,看看观潮是个什么景象。”

凌天若也答应下来,这趟山东之行是铁板钉钉了,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搞点活动经费,免得出现囊中羞涩的尴尬场景。

第152章 收货

我和胖子合计了下手头的资金,他的和我的加起来一共只有五万块,想在短短几天内翻上一翻,恐怕也只有去收货来的快了,深山小村里,多半还是有些硬货的。

俗话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形容古董行业最合适不过了,这世间来钱快的方法,除了倒货古董物件,可能就剩抢银行了,收货讲究的就是眼法、手法、和看法,快准,但不要狠,老祖宗留下的技艺还是不能落下。

当然中间也有许多猫腻,受益者永远都是收货方,转手就是另一番价钱,但也不是每次下乡里去,都会有这样的好的收获,除慧眼识珠的本事,还得需要有好的运气,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方成财事。

我一般很少主动去下乡里收东西,一来,主动上门的永远是被动方,价钱就不好讲,二来,容易引起别人怀疑,洗钱的罪名容易背上,这次完全是出于无奈。

我和胖子第二天买了去往吕梁地区的车票,前去之前去的几个地方,碰碰运气。

遥远偏僻的山村一般很少有人前来,一但来人,都是村里的大新闻,我和胖子一来,消息就很快传了出去,有热情的老乡知道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接到家中款待,如果自家的一两件东西被买走,一年生活无忧,山村人民向来朴素,所以我会尽量把收货的钱给的多一些,货物在我们手里一转手,会挣的更多,图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