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盛唐烟云 酒徒 4412 字 18天前

正心驰神往间,曲调忽然转急。徐徐清风之外,竟隐隐出现马蹄之声。紧跟着,鸣镝破空,兵戈相击。士卒往来,旌旗猎猎。从春暖花开的太平宁静迅速转为金戈铁马的慷慨激越,令人直头发竖立,热血沸腾。真恨不得拔剑而起,置身其中了。

一曲终了,众人还在意境中沉寂。半晌,才有白荇芷幽幽叹了口气,低声赞道,“好在高书记只是弹剑为曲,若是手中有琴,明日长安城内,半数琴师要去跳河了。”

注1:唐代行酒令习惯,选一人为酒头,即明府。两个录事,一个负责制定酒令规则,另外一个负责监督大伙饮酒。

注2:里边的文字皆出于诗经。舜华,即木槿花。

注3:盛唐之盛,不仅仅在兵戈。其文化之繁荣,胸襟之大气,皆为后世历代所无法超越。先写到这儿,酒徒且去自斟自饮一盏,以为盛唐。

第二章 初雪 ( 四 下)

第二章 初雪 ( 四 下)

“雕虫小技,当不起白行首如此盛赞!”高适笑了笑,轻轻摇头。“某闲暇之时常以此为乐,此刻所凭的不过是个手熟。倘若把剑换成了琴,反而奏不出里面的韵味了!”

说罢,举起酒盏,把头转向众人,“这杯酒,高某可能喝得?!”

“喝得,喝得!”大伙一起抚掌,为高适的“琴艺”轰然喝彩。

场中的气氛愈发浓烈,饶是张巡这种四平八稳的性格,也被撩拨得热血沸腾。四下看了看,见在座之中没人准备起身接过高适的酒令,便放下酒盏,笑着问道:“明允,可否借一套笔墨来!”

“如果探花郎能在壁上提几个字,临风楼上下肯定感激不尽!”王洵点点头,笑着吩咐伙计去拿笔墨。

须臾,笔墨送到。张巡从中选了只大狼毫,在砚台里沾饱了墨,大步走到墙壁前,悬腕,屏吸,挥毫写下了“风起云动”四个字。字字都有两尺见方,皆为一丝不苟的汉隶。

此时文人墨客之间最流行的是草书,取的是其自由奔放,无拘无束之境。但民间亦不乏擅长隶书的名家。张巡这几个字,若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恐怕与草圣张旭差了不止一筹半筹。但其贵在端庄厚重,远远望去,一股凛然正气奔涌而出。

“好!”在座都是识货之人,见了张巡写的字,立刻以掌击案。张巡笑着冲大伙拱了拱手,然后低声说道:“能喝上这盏酒,还多亏了高夫子刚才的剑曲。张某闻之,心中忽有所感。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了!”

“探花郎莫要归功于我。”高适笑着摇头,“那股凛然之气就在你心中,高某的曲子,不过是恰巧与之感应到了而已。吾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古人诚不欺我!”

话音落下,四座又是一片喝彩之声。半是为了张巡的字,半时为了高适的点评。雷万春连续两轮没捞到喝酒,嗓子眼里早就馋得冒了烟。向墙壁上的题字看了几眼,心中忽然有灵光一闪。哈哈大笑了几声,长身而起。快步走到高适身侧,从他手里借过宝剑。然后提着宝剑来到张巡刚才题过字的墙壁前,身子猛然在半空中打了个滚,居然一边翻滚着,一边在墙上高于张巡所提四字数尺的偏左位置,用宝剑刻下了“虎啸龙吟”四个大字。最后一撇刻罢,身体已经接近地面。却是用另外一只手臂奋力一撑,九尺多高的身躯竟然如落叶般又轻飘飘立了起来,缓缓直立着落地站稳。

这下,大伙连喝彩都忘记了。或端着酒盏,或抓着筷子,嘴巴微张,双目一眨不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奋力鼓起掌来。

这四个字,却是狂草。书法上所表现出来的造诣与张巡刚才所写那四个字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谁也不敢将雷万春的这一手小瞧了。要知道,一起一落不过是三两息之间,即便用狂草的笔法,四个字加在一起也有二十余笔。写下这四个字,就等于在三两息之间刺出了二十余剑,此等武艺,此等急智,恐怕放眼整个大唐,也找不出第二人选。

“可以喝酒了吧?”雷万春忐忑不安,在掌声之中四下拱手。

“可以,可以。雷兄当换大盏!”秦国模笑着回应。转头命令伙计,给雷万春换了最大的酒盏来,慢慢斟了一盏,双手奉于雷万春面前。

“总算喝到了!”雷万春毫不客气,端起酒盏,一口灌了下去。灌完了,用手抹了抹嘴巴,回头再看自己的字,忍不住轻轻摇头,笑着说道:“跟探花郎的字比起来,我的字简直是蜘蛛在爬。不过,这意境么,倒也相符!”

“岂止是相符,简直是珠联璧合!”岑参轻轻抚掌,起身说道,“看了二位的字,岑某这里也有了!”,说罢,从雷万春手里接过宝剑,边弹边吟,“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扑旌竿。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没有高适刚才所弹前半段曲子的半点轻柔绮丽,却把后半段曲子中的慷慨激昂滋味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众人大声赞叹,纷纷向岑参敬酒。岑参举起酒盏,笑着喝干。接下来又是秦国模、秦国桢两兄弟,他二人家教甚好,文武双全。所以应景做了两首小令,也能入得了大伙的眼。只是文采和意境,都照着岑诗略逊了几分。

轮到王荃,自知没法在李白、高适、崔颢、岑参面前表现文采。便趋长避短,命伙计重新找了几个酒盏来,分别倒入不同高度的酒水。拿起象牙筷子,在酒盏上轻轻奏了一曲《升平乐》。叮叮当当,宫商角徵羽,诸多乐符,一个不落。也堪称神乎其技也!

一曲终了,喝彩之声满座。白荇芷知道王洵并不擅长弄这些文雅的东西,趁大伙还沉浸在王荃所奏的乐曲声中的时候,悄悄向王洵提议道:“妾身想向大伙献上一支歌,二郎可否为我抚琴?”

“求之不得!”见白荇芷如此体贴自己,王洵心里很是满意,点点头,低声答应。

瑶琴是白荇芷自己带来的,刚才就摆在身边。待大伙的喧闹声又小了下去,便笑着交给了王洵。见两个少年男女含情脉脉,你我情浓,众人明知王洵涉嫌作弊,也笑着默许了。须臾,琴曲声起,王洵顺着刚刚宴会上的慷慨基调,弹了一首破阵乐。这支歌,白荇芷平日几乎每天都唱得,所有曲调早已烂熟于心,当下站起身,柔声伴唱:“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性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随即,曲调转急,歌声也渐渐由柔婉转向激越,“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

破阵乐乃大唐数一数二的宏大之曲,原本不适合一个人单独吟唱。但白荇芷唱起来,却能举重就轻,把每个细节都照顾到,并于音色中演绎出自己的感悟。一曲唱罢,余音绕梁。在金戈铁马之外,凭空又生出几许儿女温柔。让人仿佛看到一对少年男女持剑相伴,并肩行走天涯。在座当中年长者回忆起年少时光,纷纷微笑着品味,如秦氏兄弟和王荃这三个年青才俊,目光则渐渐变得有些痴迷了。

众人喝彩已毕,场中没献艺佐酒者只剩下了崔颢和公孙大娘两个。不敢让女子顶在自己前面,崔颢笑了笑,随口吟了一首古意。借了是乐府的调子,填的却是少年男女两情相悦的新词。把方才情景刻画得精细入微,让王洵和白荇芷二人幸福之余,不觉又羞了个大脸红。

轮到公孙大娘,她笑着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冲着白荇芷说道:“我还是来弄老本行吧。不知妹妹能否替我抚琴?”

“姐姐的剑舞惊神泣鬼,恐怕妹妹的琴音过于阴柔,难与姐姐舞姿相合。不若找高夫子?”白荇芷想了想,低声荐贤。

“拿琴来!”高适当仁不让,命伙计从白荇芷处借来瑶琴。轻轻试了几个音,然后笑着说道:“奏哪支曲子,公孙大家请选!”

“无妨,夫子信手而弹就是!”公孙大娘持剑为礼,言语中透着难以掩饰的自信。

“那就水调歌吧!”高适笑着拨动琴弦,“倒也符合公孙大家的气度!”

“高夫子可真会选!”公孙大娘笑了笑,顺着琴音起了个势子。

水调歌也是一曲非常非常宏大的杂曲,从开始的战场景色奏起,一直到百战过后,凯旋归来,将士们与家中的妻儿重逢,共同举盏相庆。前后共有十一叠,每一叠的风格都各相迥异。或者慷慨激昂,或者恢宏大气,或者温柔婉转,或者缠绵低沉。把出征男子和闺中佳人两方的诸多情绪都写尽了,最是难以演绎。

但上述这些复杂情况都难不住高适。更难不住已经享誉京师近二十载的公孙大娘。只见她轻移莲步,婉转身姿,借着曲调的节奏徐徐而舞。把前方征人的寂寞和后方佳人的相思表现了一个淋漓尽致。

若论年龄,公孙大娘比白荇芷大了足足一倍有余。但其身姿之轻灵,却仍然宛若刚刚及笄。娉娉袅袅,柔弱无骨,把手中一双利刃衬托得愈发冰冷如霜。随着曲调的转换,这个原本温柔孱弱的身姿,一点点刚强起来。就好像一个女子成年之后后,从父母的掌上明珠突然变成了别人家的长房媳妇。从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转到必须使尽全身解数支撑一个家。以弱草之躯担负起丈夫出征后的千斤重担,令观者无不叹惋。

随后,两军相争。女子的一缕芳魂借着月色飞往前线,化作一团剑光,与夫君并肩而战。敌军四面杀来,其势如潮。剑光与征夫在潮水般的敌军中苦苦坚持,却始终不离不弃。苦战之后,征夫受伤。剑光飞回中原的家中,虽然心中装满了对丈夫的担忧,却在婆婆、小姑面前装出一幅笑脸。转过头,两行清泪映着月色而落。

征夫带伤出战,剑光再度相伴身旁。如闪电当空,如蛟龙翱翔,将胡人杀得纷纷溃退。征夫与剑光奋力向前,劈开潮水般的敌人,直取中军掠阵的单于。无数狼骑惊呼着前来护驾,征夫一声长啸,宝剑化作白虹,寒气凛然,令所有人不敢凝视。

“呛喨”一声,曲调又转。征人建功立业,跨马归国,册勋十二转,到京师向朝廷报捷。剑光缓缓飞回,重新与佳人合二为一。对镜梳妆,拔去早生的白发,默默等候.......

十一叠曲子,每一叠所表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场景,每一叠中所包含的意境,都被公孙大娘丝毫不差地给表现了出来。忧伤处令人肠断,慷慨激扬时又令人热血沸腾。十一叠奏罢,杯中酒和矮几上的菜都已经冷了。站在两旁伺候客人的酒楼伙计们却忘记了自身职责,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魂魄早已随着公孙大娘的舞姿飞走,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二章 初雪 (五 上)

第二章 初雪 (五 上)

酒足饭饱,宾主尽欢而散。雷万春依旧记得自己上午时的承诺,赶在大伙互相道别的功夫,将李白与高适两个悄悄拉到一旁,低声把自己替两人答应各送给公孙大娘一首诗的事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