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2 / 2)

新中华1903 小柯 5942 字 17天前

由于经济危机,2万多家美国企业投资以前的苏俄,现在的苏联。1928年10月﹐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当年苏联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从1913年的2.6%提高到4.7%。1929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已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农业灌溉工程、汽车、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截至1931年,苏联接受技术援助的项目增加到124个,总值为8300万卢布(当时,1卢布约合0.5美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尤其是在钢铁、机械、燃料动力、化工、汽车、拖拉机、飞机、造船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

其次,是纳粹德国开始复兴了。

自1928年起,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就已经纷纷出台了,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反对意见,因为德国人当时穷得叮当响,连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根本没钱买汽车。但希特勒还是决定拉紧裤腰带来加以支持,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不然汽车就是造出来也没地方开。何况高速公路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而高失业率又使得当时德国人的工资低廉,降低了建筑成本。所以他力排众议,跑遍全国各地,喊了许多口号,四处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时候,口号比钱还管用,德国人民真的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跟着他们的领~袖,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fuehrer(领~袖):这个词一直被错误地翻译成“元首”。这是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身的希特勒给自己取的新称呼,目的就是贴近群众,不要像“主席”或“总统”那样,显得太贵族化。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出色:1933、1934、1935,仅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

在这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三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

随着长达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还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种造车厂、修车店、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破土而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众汽车”公司。不仅如此,希特勒还在比较飞机和飞艇之间的优劣,以决定他下一个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应该叫做“大众飞机”,还是“大众飞艇”呢。当然,希特勒热衷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累实力。他曾经说过:“人民需要度假,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坚定的精神状态。”

国力的迅猛增强,大大提升了德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理念。1935年1月13日,萨尔州举行了未来归属问题的全民公决,结果以90.8%的高票率,决定回归德国。同年,柏林获得了193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带着秦始皇“帝万世”的豪情壮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称:“在以后至少一千年中,德国将不会再爆发什么革命了!”

正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因为他希特勒已经诞生。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2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事实上,想出火炬接力的正是希特勒,由于希特勒一直都非常崇拜宙斯等希腊诸神强健有力的形象,因此他希望将1936年柏林奥运会变成纳粹第三帝国的庆典,借此宣扬他“雅利安人至上”的信念。于是,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圣火传递”这一构思渐渐成型。据美国历史学家大卫?c?亚恩研究发现,该构思的始作俑者是德国运动学专家卡尔?迪姆,他在一战前曾策划了1916年柏林奥运会,并受命于希特勒担任1936奥运组委会的秘书长。迪姆从一只古董花瓶上发现了火炬传递的彩绘图案,于是将此项目继续深入下去.。

此次奥运会,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男67人,女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男6人,女3人)和一个体育考察团(男35人,女2人)。这个考察团曾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考察。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令西方人看得发呆,特别是双人对练深受观众欢迎。

411中德蜜月期

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柏林的赛场时,在希特勒阿尔卑斯山的一处度假别墅里,一场决定未来世界命运的秘密谈判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身材瘦高,金发碧眼的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正用德国式的严谨,逐条将文件上的内容解释给中方外交部部长顾维钧听。冗长的解说进行了2个小时左右,里宾特洛甫讲的很认真,顾维钧也听得很认真。

终于,里宾特洛甫讲完了最后一项条款,问顾维钧道:“顾,你认为基于以上的条款,以及元首与贵国大总统长久以来的友谊,我们两国能够合作的机会有多大?”

顾维钧却摇了摇头,说道:“关于中国将停止一切与德国交战的国家的物资出口一条,这很不符合我国的利益。作为中立国,包括军用物资在内的贸易都是受国际法保护的。”

里宾特洛甫微微皱眉,说道:“但是作为交换条件,我们将在打败英国和法国之后,将他们掠走的中国文物都无条件地还给你们。顾,你应该知道,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不是吗?”

顾维钧笑了笑,答道:“请你不要忘记,无论是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的很多博物馆内,都陈列着大量的各国从中国掠夺或带回的文物,中国现在是世界强国了,但是有那一个强国的文物曾经被其它国家如此掠夺呢?而且数量如此之多,仅在法国就多达数十万件只要有可能。我们很想这些代表着中国灿烂悠久文明的文物早日回家。但是贵国如何能确保一定能打败英国人和法国人?”

里宾特洛甫也笑了,说道:“如果德国、中国和美国能结盟,那么我们的同盟就能主宰世界。退一步来讲,如果德国和中国结盟,我们至少能称霸欧洲和亚洲。”

顾维钧莞尔,说道:“亚洲早就是中国称霸了。”

里宾特洛甫狡黠地笑道:“顾,你似乎忘记了,乌拉尔山以东辽阔的西伯利亚也属于亚洲。而且,苏联人和贵国之间,还因为沙皇的存在而心存芥蒂。难道这不是贵国最担心的吗?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且又有漫长边境线接壤的苏联,难道不比当年的日本更加具有侵略性和危险性?据我所知,当年割占中国土地最多的,就是俄国人。”

顾维钧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里宾特洛甫说道:“一旦我们打败了英国人和俄国人,就立刻会对苏联人开战。到时候,你们从东线进行夹击,一定能打败俄国佬。”

“哦?”顾维钧挑了挑眉毛,问道:“那么如何分享胜利的果实呢?”

里宾特洛甫说道:“我们德国只要求把边境线恢复到《布列斯特条约》的状态。至于贵国,我建议将勒拿河以东的地方划入中国,剩下的土地,就交还给俄国沙皇吧。”

顾维钧说道:“我国可以和贵国达成一些列协议,但是唯一的要求是不与贵国结成任何形式上同盟,至少名义上的。”

里宾特洛甫笑了,说道:“传说,亚特兰蒂斯神族的一支到了东方,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之后,他们就变成了中国人,中国这个奇迹般地在短期内变得强大,并一直对德国保持着亲密关系的国家的主体民族汉族。同样是优秀的上等民族,中国人和雅利安人一样,有着亚特兰蒂斯神族的血统,否则你们绝不可能,在过去长达数千年之中,一直是亚洲的领袖,并在遭受“野蛮人”入侵的衰落后,在短期内实现了国家复兴。这个世界就应该是优秀人种享用的,劣等民族应该被清除掉。只要最优秀的欧洲民族和最优秀的亚洲民族结盟,这个世界就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顾维钧站起身来,和里宾特洛甫握手,道:“但愿是这样。”

很快的,德国人开始履行他们的承诺,首先被归还的是德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国内舆论顿时沸腾了,民间更是普通倾向支持德国,支持这个几乎为“正义化身”的国家。

412 反间计和大清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国和德国的频繁接触,使得苏联感到了严重的危险。以往的历史告诉现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失去这部分,俄罗斯国家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正是俄罗斯拥有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的广阔空间,这使其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这反而增加了俄国人的反攻力量并抵消了敌国比如拿破仑法国,以及前日本从西东两面击垮俄罗斯的难度。另一方面,我们对俄罗斯人所拥有的这个“战略纵深”的意义也不可夸大。斯大林明白这一点:当希特勒大兵压至莫斯科时,斯大林曾考虑的“避难”地点并不是像亚历山大一世那样选在远东,而是选在印度。因为他知道,他所处的时代已与19世纪初反拿破仑时的亚历山大一世所面临的形势不同,20世纪的苏联如果失去欧洲,且在日本已经崛起的情况下,他也就不可能不失去远东。这也大概是他不可能在对德战争中仿效库图佐夫用大踏步后退赢得战争,而是必须在莫斯科至斯大林格勒一线坚持抵抗到底的原因所在。

但是,现在的斯大林不得不面对更为严峻的形式,因为在远东和中亚,他面对的是幅员辽阔,人力资源及其丰富的中国。而且与苏联的主体部分远离西伯利亚不一样,中国的核心地带更加靠近西伯利亚,并且中国人手里还有另外一张王牌,那就是任然忠于罗曼诺夫王朝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的二百多万白俄。

从1935年起,驻扎在中国境内的海拉尔以及兴安的白俄军骑兵部队,便不断在中苏边界地带进行挑衅,以试探苏联的军事实力。从1935年1月至1938年10月,共发生多次军事冲突,规模逐步升级。1936年3月30日,科尔尼洛夫麾下的一支1500人的小分队入侵苏联境内境内阿姆利西亚,被苏军击溃。在1936年的年底,邓尼金、科尔尼洛夫、谢苗诺夫、库捷波夫、普利什凯维奇、斯特恩伯格、杜托夫的军队又多次试探性地进入苏联境内,在小规模交火后就撤退了。

这一系列的挑衅行为让斯大林十分恼火,觉得有必要教训一下北京的那个名叫徐天宝的中国人。

斯大林有这样的想法是他的理由的,首先,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工业化,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举成为一个工业国。苏联的这种发展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众所周知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缺乏强大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专断盛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文化上过于划一,行政干预过多,缺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宽松环境。如果说,斯大林模式在战时和准战时的环境中其优越性的一面得到充分发挥的话,那么在正常的和平建设条件下,其缺陷、弊端的一面就暴露得十分明显。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苏联有远比以前的苏俄和沙俄更为强大的经济实力。

其次,苏联此刻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1924~1925年,以mv.伏龙芝为首的特别委员会组织实施军事改革。通过改革,苏联采用了正规军与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保留并建立了一支50余万人的精干红军。同时,组织编制发生根本变化,组织形式取得统一;建立严格的兵员补充制度,每年秋季征集义务兵;各级指挥人员进一步更新,实行一长制,增强指挥人员的责任感;健全部队训练制度,贯彻执行新的条令和教令,调整政治教育体制;改进技术装备,提高部队的火力和突击力;军事干部的培养由内战时期的短训制改为学制3~4年的院校训练体制。1934~1938年,由于战争威胁日趋严重,苏联武装力量由混合体制向基干体制过渡。红军开始有计划地扩充,至1937年增至近百万人。

同时,苏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改善,各兵种的机械化和摩托化程度逐步提高。1930年开始,苏军火炮和迫击炮增加6倍,反坦克火炮和坦克炮增加69倍,坦克增加1.5倍,飞机增加5.5倍。这一切都给了斯大林信心,打到东方独裁者及其扶植的白俄走狗的时机到了。

苏联磨刀霍霍,早有密约要瓜分苏联的徐天宝、希特勒和阿列克谢一世岂会坐视不理?在三方的密切配合下,一场阴谋悄悄地展开了。

1936年底,一位在巴黎的流亡的白俄将军斯科布林向党卫军头目海德里希提供一个情报,内容是苏联出现了一个试图用暴力来推翻斯大林的集团,为首的是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这个斯科布林有人质疑他是个双面间谍,但无论他是否间谍,这份情报到了生性冒险和有出奇情报天赋的海德里希的手里,犹如一个巨大的金矿,他立马形成自己的阴谋计划并对其美妙前景感到陶醉。他计划如果用神秘的手段,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斯大林,再伪造几份令人一看便确信不疑的文件,以他对斯大林心理的了解,一定会引发强烈的后果。随后他很快和希姆莱、希特勒商讨了自己的计划,得到他们的同意和支持,海德里希向他们分析这个情报可以有两种发展:一是支持图哈切夫斯基,好处是清算布尔什维克主义,建立一个亲德国的政权,二是帮助斯大林除掉图哈切夫斯基,削弱苏联的军事力量。显然,无论采取哪条路线,德国都会从中捞到巨大好处。但是前者难度较大,而后者很快就可以达到,所以选择让图哈切夫斯基倒台。

得到了两位的支持后,海德里希开始着手自己的计划,他进行得非常秘密。从1936年底到1937年6月,他只直接对底下的少数人作指示,除了他和希姆莱之外,唯一被允许参与机密的是德国驻贝尔格莱德的党卫队和警察领袖贝伦茨。最初,他企图拉着军事谍报局局长、海军上将卡纳里斯参与这个阴谋,他要求他把所有德苏两军合作的有关文件交出来。可是卡纳里斯却对这个猎艳能手保持着一级戒备,而且卡纳里斯有军人出身的严谨和骨子里的原则性,便以托辞拒绝了。同样也有别的人反对这个危险的计划。海德里希不顾一切地独自秘密进行这个邪恶的计划,他为了保密甚至命人把反对这个计划的老间谍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雅恩克软禁起来。计划的第一步,他命令手下秘密潜入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档案室,窃取图哈切夫斯基的档案卷宗,这份案卷里保存着“特科”——国防军一个秘密组织的文件。他命令手下对这个案卷进行加工,利用从卡纳里斯手里拿来的图哈切夫斯基和德国军事合作期间留下的信件,很快伪造出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及其同事写给德军高级将领的几封信件,内容是准备发动政变,刺杀斯大林,希望得到德国军方援手。从字迹到文字风格甚至笔墨纸张都和图哈切夫斯基他们的风格一模一样。

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将这份文件送到斯大林手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如果德国人直接出面,一定会引起怀疑而使计划泡汤,所以就通过中转人曲线进行,首先是捷克斯洛伐克驻柏林大使马斯特。1937年1月底,后者向布拉格拍了一份密码电报,报告说,过去跟他相识的外交官暗示他,德国人正在和红军中的某一个反斯大林集团保持接触,而柏林正在等待着苏联的政变。这个电报引起了捷克总统贝亲什的巨大不安,立刻召见了苏联驻布拉格大使向他转告这个正发生在苏联的阴谋,大使听完之后,立刻飞往莫斯科向斯大林报告。烟雾弹放出去了。进一步的接触行动马上接着进行,中介者还是贝亲什。海德里希派自己的亲信贝伦茨去布拉格同贝亲什的私人代表进行接触,向他兜售有关图哈切夫斯基罪证的文件。后者马上直接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层层布置之下,整个计划的高潮很快到来。贝伦茨和苏联全权代表叶若夫面对面交易,后者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个领导,由斯大林派遣而来。这次交易非常短暂,基本只由几句话构成,德国人卖出了一份世界上最昂贵的情报。这位代表只是简单地翻了翻文件,问道:“什么价格?”贝伦茨答道:“300万卢布。”叶若夫没有还价,点点头,成交了。德国人根本没想过能卖出这样高的价格,这个漫天要价只是为了证实情报的宝贵,海德里希已授权贝伦茨做好让价的准备。至此,海德里希的策划已经圆满完成,至于结果,很快就显示出来。图哈切夫斯基被捕并被处决,斯大林开始了对红军的大清洗。

苏联身经百战、战功累累的将军纷纷在枪口前倒下的时候,响起的是希特勒的狞笑声:“他们没有好的统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