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人你转到儿科去嘛。”孙立恩这边让顾爸爸带着儿子去缴费外带抽血准备检查,袁平安则瞅了个空子过来汇报罗尔斯的治疗情况。在听说了孙立恩刚刚病人的情况后,袁平安对于孙医生的特殊遭遇给予了不屑一顾以及略带嘲讽的回应看病诊断他不如孙立恩,可袁平安自己觉得,孙立恩在“提高诊断效率”的知识和手段上,尚有所欠缺。
孙立恩瞥了一眼袁平安,“儿科的那群同事都快猝死了,能给他们省点事情就省一点吧。基本的检查我还是能做的真要有什么拿不准的地方,我再去请他们来会诊也可以。”他对于袁平安的建议其实也是认真考虑过的。但遇到这种患者,在状态栏多少看出一些奇怪状态的条件下,把患者推给繁忙的儿科,实在是有些过分。
袁平安想了想,叹了口气道,“我是觉得这种患者既然没有生命危险,那就没有必要跑来占用急诊资源嘛。诊断出一个没啥危险的患者的病情,和诊断出一个一级病人的病情,那意义都不太一样。”
孙立恩摊了摊手,“我现在并没有其他的危机病人需要处理,更何况人家也是确实有医疗需求所以才来挂号的我虽然不是什么专家,可急诊门诊一个号也得十块钱呢。再加上等待和交通之类的隐形成本,要不是真的需要帮助,人家也不至于在工作日的中午带着孩子跑来看病嘛。”袁平安的想法其实是急诊医护人员中很常见的那种他们对于普通患者,不光在处理诊疗上有些“不重视”的想法,而且也因为经常处理危重患者,因此疏忽了有完整意识,能够感知医护人员态度的普通患者所需要的“精神感受”。
就像之前带着自己老娘来看输尿管结石问题的年轻学霸沈夕,他是医学生,是孙立恩室友曹博士的师弟。这意味着他应该是接受过所有的医学临床教育的。哪怕是这样的人,在自己的亲人遭遇病痛时,都会很不合规矩的进来怒斥拖延治疗的病人。那没有经受过医学临床教育的病人,家属,在自己的亲人遭遇病痛的时候,又哪里还有能力分辨医生的举措是否“合适”呢他们只能主观的去注意医生的反应,医生的态度。然后因此迁怒那些在他们看来有些“敷衍”和“不注意”的医生。
说白了,绝大部分来医院的病人和家属都是紧张而且惶恐的。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在自己的亲人可能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他们会比任何人都不知所措。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可怜人。而另一方面,要每天都要从死神手里抢人命,累到半死的医生们随时随地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对于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都施以平等注意力也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双方的互不理解,以及双方的各有坚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
孙立恩能想明白这个关系和影响,所以他才会努力说服顾家豪的父亲带着儿子先去做个检查看看而不是直接把人推给儿科或者其他的精神专科医院。他想在不至于威胁顾家豪生命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为他一些帮助。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孙立恩接过了袁平安递来的报告,低头看了起来,“毕竟是个马上就到青春期的孩子,而且本身又长得胖,要是在这个关口让人知道他去过精神科医院,他会被多少同学欺负啊等检查结果出来了再说吧。”,,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