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长女当家 长女当家 5866 字 2个月前

另一边,姑父也托着大虎,弄了一个大些的石捣球,放在了家里,直接全家出动,每天他带着儿子出去打渔,家里蔡老太带着甜姐儿做生鱼丸,姑姑则是在那摊子上,支上了两个炉灶,一个准备烧水,好沏茶,一个准备做鱼丸,摆上了桌子,茶水和鱼丸准备一起卖。

也是这地界真的不错,不过是个把月,这里慢慢的还真是有了人气,好些人吃着这鱼丸好吃,还有人特意过来买的,这时候蔡家的那些亲戚才知道他们居然还有了这么一个好方子。

不是没有人眼红的,可是这是人家媳妇娘家给的,这相当于是嫁妆一样的东西,属于人家媳妇的私产,这婆家人那是都没有可以插手的理由啊!当然姑父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等着生意好了些,便让那些叔伯兄弟们把每天卖剩下的鱼拿到他这里,他也算钱收了,甚至还让两个性子老实的嫂子去给姑姑帮忙,在茶寮里不是烧火就是洗碗的,也能挣上几个钱。到了最后,更是直接把自己的船租给了别人,不在自己打渔了,每天从村子里收鱼,让个感情最好,最亲近的兄弟帮着处理鱼,自己家里的人做后面的工序。既保证了方子不会外泄,也让家里的亲近兄弟们也能得些好处。

不管怎么说,这蔡家单单是凭着这一个小小的鱼丸,不到两年愣是起了新房子,又买了三亩地,这当然是后话了。

这边蔡家姑姑家正红红火火的张罗着做这个鱼丸的小生意,另一边大虎正和张家舅舅研究着这纺车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30纺车织车

张家舅舅在付家直接呆了五天,大虎也教授了他五天,两个人加上付清一起

琢磨了五天,最终把这书里的东西给捣鼓清楚了,顺带在付家,张家舅舅就直接用木头做出了第一个成品,付张氏做为第一个使用人。

说起这个纺车,其实是属于大虎和张家舅舅合作出品的最新科技,准确的说是大虎提供书本上的各项理论和图样,张家舅舅则是根据经验和现实进行更正的产物,这东西要说在南方,指不定还有现成的,可是在这北方,那绝对属于稀罕的东西,因为这个纺车是纺织出来的细麻,或者细棉比外头常规的要精细上将近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他们又做了一种最新的织布车,利用这新的纺车纺织出的线,染了色,可以直接纺织出花样图案的。

这样的好东西一出来,张家舅舅还不觉得什么,只想到这以后,家里的大姐,媳妇以后能在家挣银子了,这织出来的布一定好卖,自己还是很有本事的,而付清这是从这里看到了自此以后,张家舅舅的钱途。不过看的再清楚她也不会说的,有了姑姑那里的主意,她已经暴露了太多的聪明才智,说句不好听的,反常即为妖,她可不想让别人主意太多,再说了,这东西只要一出去,有见识的自然会想到像舅舅定做,不用她插手,这事也能顺利。既然这样她自然不用多事。

张家舅舅一家子欢天喜地的回家了,对于一次的县城一行他们觉得很是满意,听到了姐夫的消息,吃了大大的席面,还得到了新知识,给家里多找了条财路,张家舅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给自家做上这么一套东西了,想来过上一二年,自家一定也能盖上耳房,挖个地窖,然后把厢房拾掇妥当,让儿子以后成亲有房子住了。舅妈更是开始计划起多少年攒多少银子,然后想法子搬到县城里来的计划了。

在张家舅舅制作出第一台,可以简单的织出云纹的织布机之后,付张氏就有了新活了,只是到底是做的样子,估计使用年限上要打折扣,而到了家里,熟能生巧,这第二台自然取长补短,做的更是紧密漂亮了,这舅妈钱氏看着就喜欢啊!立马也不出门了,就在家里捣鼓上了,整整在家呆了半个多月,织出来的布漂亮的,让这钱氏都不敢相信,更是直接在县城卖了一个好价钱。原本不过是两百文一匹的细麻布,愣是卖出了四百文,激动的钱氏差点掉泪啊!虽然是属于细麻布的料子,还是素色的,可是顶不住这东西做个孝衣正好合适啊!即有合乎孝道的那种披麻戴孝的规则,又兼容了美观细致别致的要求,立马就有布庄的掌柜上门下订单啊!

可惜人家钱氏真的不是职业织女啊!这效率那就不用说了,这看着银子想挣,挣不到啊!钱氏眼睛都要红了,好在人家订货的是个精明人,是布庄的掌柜的,商业嗅觉在这个县城,绝对属于一等一的,立马就发现了这纺车,织布车的问题,眼睛一亮,立马定下了十套这个车子,想着回去后自己直接找人纺线织布,这不是比买着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强吗!

关键时刻,钱氏脑子清明了,看看人家这买布的架势,再看看这掌柜的闪亮亮的看着自家纺车,织布车的样子,挺起了胸膛,很是直接的说道:

“十两,十两一套,绝不二价,这可是宫里还特有的款式,是我们花了好些力气才从南面弄来的。光是图纸钱就花了不少呢!“

这话说的连个搁楞都不打啊!边上的张家舅舅差点就傻眼了,老天爷,这木头自己一分钱都没花,是自己上山砍得,自己光是出了些力气,这就能卖十两?

是的,这还真是就卖了十两,那掌柜的不过是皱了皱眉头,肉疼的砸吧了几下最,立马取出了三十两银子,说好了定下十套,一共一百两,三十两世定钱,两个月后来取货。至于钱氏自己用的这一套,他直接拿走了,也算在这里头,到时候直接给九套就成。说完还立马就立了契。

张家舅舅激动啊!这天上掉馅饼啊!一晚上愣是没有睡着,生怕自己睡一觉这银子就飞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让自家的大儿子往县城跑,让他找大虎去,这是他和大虎一起想出来的法子,这银子也有大虎的份,再说了这两个月做九套,他真的来不及,想想还是让外甥来给自己想法子。

付清听了消息也替舅舅家高兴,直接帮着出主意,让他们把砍树的活计转手让出去,直接收木头,然后流水线作业,大虎听了忙不迭点了头,转头就招呼着去了大壮家,告诉他们自家舅舅家最近收木头,让他们砍树挣钱去。一共要十五颗合抱粗的树,每一颗三十文。肥水不流外人田到了大虎这个地步,那也是一种境界啊!

清屏山山多,树木不值钱,若是捡柴火什么的,根本就没人管。要是成株的木材,也不过是砍上一株种上五铢幼苗就行了,而幼苗,也不值钱,有些只要插个枝条就能自己长。这样的活计那就是无本的买卖啊!大壮能不动心吗,一家子男人都拿着斧头出门了。

大虎呢,匆忙去了舅舅家,说了付清给的主意,然后提醒舅舅,最好请两个乡下木匠,合着表弟两个专门做下手,让舅舅自己组装,这样一来,一定能做完这活计,这乡下木匠手艺不行,做不了什么精细的东西,可是这做些基本的活计肯定是没问题的,让他们做最简单的开木头的活,省力了不说,还不容易让人学了这本事去。至于工钱,那才多少钱,就是顶了天了,两个人两个月,也不过是四两银子。

张家舅舅这个时候还处在晕眩状态,他长这么大,还真是头一次一下子能挣这么多钱,只觉得眼睛里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带着一丝丝的银色的光芒,心里正没有了主意,外甥这一说,他立马就觉得正确的很,一定要照搬。等着这心思定了,这才想到了这分成的问题,一心想要和大虎平分,就是舅妈也张罗着买了一只鸡要请大虎好好吃一顿。

大虎不想要,这活都是舅舅自己做的,自己拿钱算个什么事儿啊!不过张家舅舅在这一点上很是坚持,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这图纸,这思路全是大虎他们的,自己不过是动了动手,这怎么能不算大虎的呢!

张家舅舅也是个倔脾气,最后说了,要是大虎不要,他宁可这生意不做了,他也不像占了外甥的便宜。大虎想了想,最后提出,他这图纸也不过是出了一半的力,这么的,他就直接拿三成,算是他出脑子的分子,七成算张家舅舅的,那是又出脑子又出力,合该拿大头,并且说了,要是这样舅舅还不行,他就直接回家,以后有事也不敢再找舅舅了。最终这方案算是通过了,只等着这活计做完在结账,并且张家舅舅关照了自家大小子,以后这家里要是还有这样的活计,让他一定记账,到时候要和大虎结算的,不能出了岔子。

这舅甥两个推让间,这感情倒是越发好了起来,虽然他们穷,没有见过多少的银子,可是他们把信义,情分看的比银子更重,在家的付清知道这一出大戏,对着舅舅家更加亲近了。而大虎也在这两个月里不时的去帮忙,最后送货时,还亲自赶了牛车过去,帮着运货。也顺带得到了舅舅的嘱托,让他再县城帮着找个大些的房子,他们一家子如今有了这么一笔银子,再加上原来住的房子也能卖上个四十两上下,张家舅舅心活了,也不想着什么再老房子里盖耳房,挖地窖,修厢房了,他想要直接在县城买个更大些的房子,一方面能和自家大姐住的近些,二来县城总比镇上繁华,以后做活也能多些。儿子娶亲也能找个更好的亲家。

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不管是姑姑家还是舅舅家,小日子都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大虎也得了好,不说舅舅家那三十两的分红,就是姑姑家前些时候也特意买了两块花布,一篮子鸡蛋,一大块猪肉来走礼。明显是为了他们给出了那个鱼丸的方子来感谢的。这方子虽然不像舅舅家那样,一下子就能见到很多钱,甚至还要贴上些本钱,但是那是个日积月累的积攒过程,只要有了名声,有了客流,他们就不愁没有挣头。付清心里乐啊!她突然觉得自从知道了爹的消息之后,一切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了。也许,自家也可以开始慢慢的加快脚步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31土地的渴望

张家舅舅打的主意很好,到县城发展,可惜最终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原因

很简单,那就是县城没有合适的房子,不是说县城没有房子,而是县城的房子北面大的他们买不起,南面大的又没有,能找到的也不过是和他们在镇上差不多的大小,要知道舅舅家可是有两个男孩子的,他搬家的第一目的就是要把家里弄的大些,以后也好让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住。这要是一样大,他还有什么搞头。银子倒是贵了不老少,这样的小格局,居然也要近五十两,张家舅舅想着自家姐姐家那样的大房子,当初听说也不过是七十两,心里越想越觉得那小房子不划算了。正巧,他们家后头的一户人家正好要搬走,张家舅舅心里一寻思,立马把他们房子给买了下来。想着两户人家连在一起,那才是正好呢。

说起来这也是他们这地界的房子的建造格局问题,这房子,不知道是谁规划的,他们这一直溜的房子,居然是竖向连着的,他家这房子正好是第一间,而后面的房子,都是侧面开门的,虽然那房子比他的还小些,后面连个畜生棚子都没有,就是个光溜溜的正房带着左右两间厢房,可是这买下来一收拾,倒是反而成了一个两进的格局,怎么看都觉得不错了。甚至在大虎和付清来帮着拾掇的时候,让付清给规划了一下,直接弄成了三进,把原本的牲畜棚这里连带着后面的那些空地,直接弄成了第二进,至于什么猪啊牛啊的,按照付清的意思,直接把最前头相对规整的工具房给改了,做成厨房代厨房,原本的厨房则是成了安置牛车的地界,猪直接卖了,鸡在院子里搭个棚子就成。这样一来家里还清爽些。原本的正屋直接成了工场了,而后面新盖的二进屋子变成了正房,这有新屋子住,那才是真畅快呢,虽然过道小了些,还没有厢房,院子,可是这和前头工场进啊!做活也方便不是!至于最后的那个带着院子厢房的屋子,老实说,那厢房也真是不怎么够看的,索性一间成了舅妈织布的地方,一间堆东西当库房,最后的那三间正房看着旧可是还能住人,就先将就些吧,等着家里孩子要成婚前在翻新就是了,想来这么三间,以后孩子成亲也是住的下的了。至于舅舅心心念念的地窖和耳房,这一次那也是一次性搞定了,就在第二进的西面,挖了地窖,前面两进房子正屋的西面都加盖了耳房,第三进更是东西原本就有耳房的,想来是人家当初不够住建下的,倒是让舅舅很是满意。付清家的葡萄藤在这里也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在第一二进的东面成了一长溜。

买院子不过是四十两,可是盖房子,修地窖等等,却花去了进三十两,这一下子下来,张家舅舅的老底又空了,可是看着这规整的三进院子,看看自家这崭新的大屋子,张家舅舅笑的那个欢畅啊!没有什么比这置办房子更让人有成就感的了。看看这院子,看看这宅基地的大小,怎么着在这镇上自家也算的上有些家底了呢。

人都说好事成双,就在张家舅舅欢欢喜喜的准备搬进新屋子,烧个暖屋酒的时候,那边这纺车织车的单子又来了,又是十套啊!原来那布庄掌柜的把这布卖到了省城,这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这一个月出产二十多匹布实在是供不应求啊!最重要的是,居然还有别的布商想到他这取货,这样一来,那就更不够了,他还想着翻点花样,弄点什么细棉织云纹的高级货卖卖呢!让那些不够资格穿绫罗绸缎的有钱人家也有些选择不是!

有了市场,有了追求,人家自然立马就要扩大生产了,要扩大生产自然也就需要硬件机器了不是,有需要就有市场啊!刚花完了银子的张家舅舅立马又乐颠颠的开工了,就是那两个跟着做小工的木匠也欢天喜地啊!这活计好啊!简单还挣钱,一个月一两银子啊!这比外头的活计挣钱多了,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他们都有长期跟着张家舅舅做下去的想法了。

不过这一次,大壮他们卖木头是做不成了,因为隔壁有些上次看到大壮他们这一手的人家,在看到张家又一次开工的时候,就激灵的跑来询问了,人家那是多年的老邻居了,有这样的活计,自然也是需要关照的,再说了人家地理优势明显啊,就在山边上,这木头来的也快不是!

蔡家在张家造房子的时候也忙乎的昏天黑地的,这鱼丸真的是好卖啊!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这蔡家姑父自己就开始来不及去打渔了,只能关照着叔伯兄弟们打了鱼拿过来卖给他,甚至连最基本的去鱼头鱼骨的活计都让兄弟们干了,虽然这样一来分出去不少钱财,他自己挣得少了些,可是反倒是让一家子突然齐心了起来。过了三个月一算,居然挣下了十两银子,这些对于现在的张家或者付家来说那真不是什么扎眼的银子,可是对于蔡家来说那真是巨款啊!在想想那分出去的活计,各家兄弟多少估计也能挣上一二两,蔡家几个人都有点傻眼啊!这一碗鱼丸十个丸子,不过是十个铜钱啊!这是卖出去了多少碗鱼丸啊!

这里是有山有水的地界,鱼那是真心不贵,不过是十七文一斤,一般的鳙鱼之类少说有七八斤大的大鱼,更是只有十五文,就算是去了骨头,头什么的,这鱼肉怎么也能有三四斤,做成了丸子,倒是有五斤,每斤大概二十五个丸子,这样算下来,原本集市上能卖上一百零五文的鱼,肉做成了鱼丸,可以卖上一百二十五文,在加上这鱼骨头可以继续卖,直接让人炖汤,在铺子里,卖鱼骨豆腐汤,一碗三文,或者是剁椒鱼头,卖上十二文一个,这都是付清知道他们鱼头太多,泛滥成灾后给出的主意。

大小通吃啊!这官道边上那是什么人都有啊,没钱的花上四文钱,一个馒头一碗鱼骨豆腐汤也能吃饱,有钱的,一碗鱼丸,一份剁椒鱼头,一个馒头,二十三文也能搞定,就这么看着不怎么值钱的东西,如今居然也挣了这么多钱,可见这积少成多还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