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节(1 / 2)

天工 沙包 1504 字 1个月前

他说的虽然都是一些基础,但连贯而清晰,有因有果,让人一听就能很清楚地了解。

苏进也向下一笑,道:“很多时候,文化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了。”

“其实帛书早在汉朝之前就出现了。早在春秋时期,绢帛就被明确提及用作书画载体。墨子明鬼篇中有记: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就是其中一个证明。韩非子一书中也提到:先王寄理于竹帛,同样可以当用帛书存在的一个旁证。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很不发达,绢帛非常珍贵,所以大部分时候,只能被达官贵人使用,普通人是绝对用不起的。当然……”

他对着下方笑了笑,说,“当时能够使用文字的,也都是少数,不会是什么真正的普通人。只是在这些人中间,又另外分出了阶层而已。”

苏进一番讲述,下方修复师固然是奋笔疾书,边听边记,旁边的九段们也听呆了。

前面甲金篆隶的一系列演变,他们当然也很清楚,不会有什么特别惊讶的地方。但后面关于帛书来由的这段,就有点让人吃惊了。

岳九段想了好一会儿,转头悄悄去问张万生:“张前辈,这墨子明鬼篇,你看过吗?”

张万生瞥他一眼,点了点台上:“这些帛书的内容,你看过吗?”

这回答好像风马牛不相关,但岳九段却马上明白了过来。

每一次追本溯源的研究,全部都跟这样的古籍修复与研究有关。而在当今情况下,大部分修复与研究都是独立进行,很少互通,其研究的内容结果也经常秘而不宣,很少有其他人知道。

所以,苏进现在说的这段话就是这种情况,它多半是哪个修复师的独立修复,一直没有公布出来,现在被苏进这样总结并且公布了而已。

过于藏私,一直是当今华夏文物修复界的常态,老实说岳九段以前也没觉得如何。

但今天看见苏进一个年轻人在这种场合上,有一说一详细讲解,他心里不知怎地又有些不是滋味了……

0576 慷慨

另一边,苏进的话还在继续:“汉朝之后,缫丝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帛书迎来它最兴盛的时候。根据研究,此时书画所用的绢帛都是采用百分百的头道桑蚕丝,不浆、不矾直接加工制作而成。此时的帛书,绢帛门幅相对比较窄,都是由单丝织造而成。无论帛书帛画,其全部内容通常都呈现在一块完整的绢帛上,以折叠的形式存放。”

他说得很详细,显然在此之前,就已经对其做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

苏进转过身,指着桌上的两个玻璃盒说,“这份马王堆帛书,就可以为汉代帛书进行一个良好的例证。”

他说,“当前马王堆三号幕已经被开采完毕,对于帛书初始的保存环境,我们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他拿出几幅照片,展示到镜头前。

摄影臂立刻非常配合地移了过来,把照片里的内容呈现给在场的所有人看。

从马王堆三号墓刚刚被发现时起,苏进就已经参与了这个遗迹的工作。有文安组的全力配合,他得到的资料是非常翔实的。

这几张资料囊括了从墓穴被发现到开采后的全部情况,对帛书原本所放的墓室也有单独的环境特写。

苏进说:“了解出土文物的初始保存情况,对后期修复是很有好处的。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文安组各位给予我的帮助。”

点头致意后,他介绍道,“从现场勘测中可以看出,马王堆三号墓经过不止一次盗掘,墓内的密闭环境在此之前就已经被破坏。所以,帛书在被盗掘之前,就处于一种非常恶劣的环境内,潮湿、霉菌……损毁得非常严重。”

伴随着他的话,下面的修复师也紧紧地皱起了眉,有人甚至还低声道:“盗墓贼真是太可恶了。”